2025年10月18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建校七十六周年校庆之际,由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校友会承办的第三届“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校友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大厦二层案例一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券商、科技金融、保险、资本管理等领域的多位校友及业界专家,围绕当前经济形势、政策导向、市场预期与资产配置策略展开深入探讨。此次论坛由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阳副教授主持。
在专题演讲环节,渤海证券资本市场总部,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吕光军校友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类固收产品投资价值发表演讲。他首先讲述了化债背景下他对于地方债和城投债的思考,系统辨析了城投债与地方债的本质区别,指出城投债属公司信用类债券,具备违约可能性,并深入阐释了政府化债的政策目标与实践路径。通过对35号文及相关政策调整的解读,从中央统筹与金融机构协同等多维角度,解析了化债的具体推进方式。吕光军进一步指出,化债政策实施将促使各省地方债利差收窄、地方政府债总体规模上升,并从防范道德风险角度分析了城投债供给收缩的深层逻辑。在第二部分中,他就类固收产品的投资价值展开探讨,并对两类收益率较高的固收产品的优势与风险进行了专业剖析。中金发业界导师、中网智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先生从科技金融角度,分享了主题为“数字要素驱动金融信贷业务升级”。他首先明晰了数字要素的基本概念,结合实例阐释了金融数字化如何提升信贷业务的效率与风控水平。随后,基于多年业务实践,王总系统解释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分析框架,并对全局架构与运营流程进行了深入剖析。
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由郭来特老师主持,他围绕“经济变局下的预期重塑”与“预期重塑下的资产配置策略”两大议题展开圆桌讨论。第一轮"经济变局下的预期重塑"环节中,华创证券郭建权校友就国内利率持续低位运行与中外利差倒挂背景下的债券市场走向及宏观经济形势发表见解,并对黄金价格是否会持续强势的问题提出前瞻性判断;中华联合保险李晗旭校友就宏观经济趋势与长期资金配置方向进行深入阐述,并分享了保险资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布局思路;大和证券靳昕总从国际视角出发,就全球资本如何重新评估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与风险、以及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前看法进行了系统解读;中信证券姚翼校友针对A股近期表现与未来走势展开分析,并探讨了衍生品在当下资产配置中所扮演的角色;君正资本戴泽龙校友则围绕AI投资热潮的演进路径与“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与分析”两个维度展开深入剖析。
第二轮"预期重塑下的资产配置"环节,各位嘉宾深入展开热烈讨论。郭建权校友就黄金走势与货币体系多元化发表观点;李晗旭校友探讨了保险资金在股债之间的配置选择;靳昕先生解析了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新趋势;姚翼校友分享了衍生品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戴泽龙校友则就投资者情绪管理与机会把握提出了专业建议。
论坛最后,校友会会长丁焕强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为校友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在校生拓展了行业视野。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校友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助力校友成长与行业创新。